传统地面灌溉方法存在灌水定额大、深层渗漏严重、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介绍几种实用节水灌溉技术:
一、小畦、块灌
1.小畦灌的特点及其技术标准
小畦灌灌水方法就是“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的“三改”畦灌灌水技术。
小畦灌水技术的要点是确定合理的畦长、畦宽和入畦单宽流量。其畦田宽度,自流灌区为23米,机井提水灌区以1—2米为宜。地面坡度1/400—1/1000时,单宽流量为2—4.51/秒;畦长,自流灌区以30—50米为宜,最长不超过80米,机井和高扬程提水灌区以30米左右为宜。畦埂高度为0.2—0.3米,底宽0.4米左右,地头埂和路边埂可适当加宽加厚。
2.小块灌的特点及其技术指标
在北方应用块灌灌水方法的大多数灌区,普遍在块田上采用大块地大水漫灌和大块地大水串灌,以块田代替田间输水渠和输水沟,浪费灌溉水量相当大,不仅灌水质量很差,还影响作物的产量,导致土壤沼泽化和盐碱化。
近年来,随着缺水问题突出,广泛采用了“大块改小块、宽块改窄块和长块改短块”的“三改”灌水技术,称为小块灌,有显著的节水和增产效果。
小块灌技术的块田宽度一般不宜大于5米,块田长度应在50米左右,块田面积最好小于0.5亩,最大也不要超过1亩。对于无坡块灌时,块田面积、长度和宽度均可比有坡块灌的大一些。一般块田面积仍不宜超过1亩,块田长度不宜大于60米,宽度应小于10米。
二、长畦分段灌溉
1.长畦分段灌溉的特点
近年来在北方旱区出现了一种将一条长畦分成若干个没有横向畦埂的短畦,采用地面纵向输入沟或塑料薄壁软管,将灌溉水输入畦田,然后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依次逐段向短畦内灌水,直至全部短畦灌完为止的灌水方法,称为长畦分段灌或长畦短灌。
长畦分段灌溉若用输水沟输水和灌水,同一条输水沟第一次灌水时,应由长畦尾端短畦开始自下而上分段向各个短畦内灌水;第二次灌水时,应由长畦首端开始自上而下向各分段短畦内灌水:输水沟内一般仍可种植作物。
2.长畦分段灌溉的技术要领
长畦短灌的畦宽可以宽至5—10米,畦长可达200米以上,一般在100—400米左右,但其单宽流量并不增大。这种灌水方法的主要技术要求是,确定适宜的入畦灌水流量,侧向分段开口的间距和分段改水时间或改水成数。